清晨六点,一群脚步急促的人走向了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通州校区的训练场地,6点30分,裁判和工作人员到位,检录开始,7点钟,参赛人员拎着各自的工具箱到工作台前就位,比赛正式开始……8月22日起,2014年“职工技协杯”数控大赛决赛拉开帷幕,来自全市20多家单位的120名数控高手将参加为期五天的比赛。由于本次数控项目的比赛是三赛合一,这些选手除了角逐冠军,还将竞争全国数控大赛的参赛资格。8月23日,本报记者走进了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通州校区的决赛场地,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探访。
每名选手均带百斤“重武器”
在比赛场地的工具室里,摆放着选手们的工具箱和备用替换的刀具,选手们正在进行考前的准备工作。每个选手都有两个工具箱,30多件工具,摆放在这一大一小两个工具箱里。“我这两个箱子,合起来的重量估计能达到百斤。”即将迈入赛场的赵海宾来自航天11院,他给记者介绍了他这次带来参战的“武器”。
本次决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赵海宾认为,与之前参加的理论考试相比较,上机操作对于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数控技师们来说才是一场硬仗。在进入考场之前,他再次对自己带来的工具箱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而在工具室内,本次大赛的刀具、机床等比赛器具供应商的专业人士也现场待命,在一场比赛完毕后,及时对磨损的刀具和仪器进行更换和检查,以保证比赛效果。
在赛场上,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有的选手正在对照图纸进行细节修正,有的正在进行打磨程序,或站或坐,显得很忙碌,俨然是在进行产品的实际生产……
“按照之前主办方给出的图纸和要求,结合图纸和机器,把毛胚原材料变成相应的组合件,在实际操作环节,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近6个小时的时间,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考验选手对数控技术的全面把握。”担任本次大赛专家组组长的金福吉被誉为“中国数控第一人”,他表示本次大赛充分考量了参赛选手对于实践中数控技术和技巧的运用,是一次对这些数控技工们综合水平的考量。为了让更优秀的技能人才能脱颖而出,在实际操作考题的设计上,专家组进行了多次的专题探讨,不仅参照了数控项目的国家考试标准,更考虑到这些技师们在工作实践中对数控技术的整体提升。
准备比赛一个月都没有回家
因为每场比赛的时间长达六个小时,不少选手提前来到了赛场准备,更有选手直接在考场外“切磋”起来。参加“加工中心操作工”项目比赛的选手杨光来自工研精机,他将参加下午场的比赛,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和另外一名选手交流大赛给出的规定图纸要求。杨光目前已经是一名技师,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市性的技能大赛,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大赛多和同行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为了比赛,我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希望比赛完了,能回家和爸妈好好吃顿饭!”杨光所在的公司在顺义,家住在密云,平时每天都回家,最近为了准备比赛,每天白天上班晚上训练,周末也没回家,有时候从早上一直练到晚上,快一个月都没回家了。
“如果能通过本次比赛晋级获得和全国数控高手交流的机会就最好了,我会尽力做到最好!”进赛场前,杨光向记者说出他参加本次比赛的心愿。由于本次“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数控项目同时是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暨第六届北京市数控技能大赛,属市级一类技能大赛,三赛合一的方式,参赛选手可以通过参加本次大赛直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本次数控项目的初赛、复赛、决赛的比赛标准分别按国家职业标准中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职业等级实施。对于符合《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且获得各赛项各组别复赛前五名的选手,核发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手,将纳入市总工会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
往届冠军瞄准全国大赛资格
在当天的赛场上,记者还看到了几位熟悉的身影。原来,本次决赛还有数十名往届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数控大赛的冠军参与,他们不用参加初赛和复赛,可以直接进入决赛,竞争参加全国数控大赛的资格。来自首钢机电公司机械厂的宋军贤是2012年北京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五届北京市职工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冠军,当时他用6个小时完成了规定的四件套组合件,并较好地完成了理论答辩,最终以87分的总成绩位列第一名。“今年参赛的感觉还不错,今年继续参加比赛一方面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一方面也想通过这个平台和更多的选手切磋,比拼参加全国大赛的机会。”完成上午的比赛后,宋军贤略感轻松,今天他的组合件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大赛组委会介绍,历年来本市市级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11人夺得金牌,确保首都数控应用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对于想进一步提升的市级数控冠军,大赛组委会也尽力为他们创造机会,本次决赛中,往届北京市数控大赛取得前十名成绩并符合参加全国数控大赛条件的选手,报名后都可以直接参加决赛,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入选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北京集训队的依据。此外,本次大赛的专家组成员也全程为选手的技能提升服务,在赛前,这些专家就陆续走进企业进行专项培训,在决赛后,他们将根据选手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通过讲座、实操教学和外出学习考察的形式弥补选手理论知识或实操能力方面的不足,开阔选手的眼界,提高选手的技能水平。